马翔宇曾说:“如果你在一个环境里感受到了过多的嫉妒,打压,那说明你的水平已经高于这个环境,这个时候应该让自己脱离这个环境,往上走,而不是去研究这这些恶意是怎么来的,这些人是怎么想的。”
在生活的漫长旅程中,我们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不同层次的环境与人群。
当在某个特定环境中遭遇诸多负面的对待,如嫉妒、打压时,这往往是一个信号,暗示着我们可能已经超越了当前环境的平均水平。
古人云:“鹤立鸡群,虽善飞亦难高翔。”鹤的才华与能力使其在鸡群中显得格格不入,若它执着于探究鸡群为何不理解自己、为何对自己有敌意,便只能在这狭小的鸡群里耗费精力。
然而,当鹤展翅高飞,脱离鸡群,奔赴更广阔的天空,与志同道合的鹰翱翔相伴,它才能真正施展自己的本领,实现自身的价值。
从个人成长的角度来看,过度关注周围环境中的恶意来源是一种精力的浪费。我们的精力如同宝贵的资源,应当投入到更有意义的事情当中。
比如,一位极具创新精神的科学家,在他的研究团队里,其他人因循守旧,对他的新想法嗤之以鼻,甚至进行打压。
展开剩余67%倘若他将时间都用于和这些保守的同事争论,试图改变他们的想法,那么他很可能在无尽的纷争中停滞不前。
而如果他选择脱离这个限制的环境,进入一个更具前瞻性的科研圈子,与那些同样勇于探索未知的伙伴合作,他将获得更多的启发与支持,在科研的道路上取得更大的突破。
在社会层面,许多改革家和先驱者也经历过类似的困境。马丁·路德·金领导的美国民权运动,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遭遇了巨大的阻力。
白人至上主义者的嫉妒与打压如影随形,他们使用各种手段试图阻止民权运动的进步。
如果马丁·路德·金及其支持者只是将目光聚焦于这些反对者的恶意动机和想法,试图去改变每一个种族主义者的观念,那么美国社会种族平等的进程将会无比缓慢。
然而,他们选择了脱离部分狭隘的、充满偏见的环境,通过演讲、游行等和平方式,向更广泛的群体传播民权的理念,争取更多人的支持与理解,最终推动了社会的进步。
在文化艺术领域也是如此。梵高在生前,其独特的绘画风格不被当时的主流艺术界所接受,他的作品饱受批评,生活穷困潦倒。
但他没有陷入对批评声的纠结之中,而是在自己的艺术世界里坚持探索。
尽管在他所处的环境中充满了否定的声音,但他的信念如同一盏明灯,照亮了他前进的道路。
如果他当初被那些负面评价所束缚,试图去迎合当时的审美观念,去研究为什么同行不理解自己,那么世界上可能会少了一位伟大的艺术家,许多不朽的艺术作品也就无法问世。
当我们感受到来自环境的过多恶意时,不要被这些负面因素拖住脚步。正如马翔宇所说,我们应当坚定地脱离这个环境,向上攀登。
因为在更高的地方,有更适合我们的空气和土壤,有与我们志同道合的伙伴,有更广阔的天地让我们施展才华。
“会当凌绝顶,一览众山小。”只有站在更高的山峰上,我们才能俯瞰曾经的困境,以更豁达的心态看待过往,以更坚定的步伐走向未来,去追寻那属于自己的辉煌与成就,让自己的生命绽放出更为绚烂的光彩。
发布于:山东省汇富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