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4岁的人敢于在满头白发的情况下拍照?换成我,早就把滤镜调到最大了!
当我在网上刷到洪晃在甘南草原的照片时,正忙着在美颜相机上调整各种参数。她那一头白发扎成小辫子,在阳光下闪烁得如同洒落的碎银,耀眼得让我几乎无法直视。说实话,如果是我妈,早就催着去染成栗色了——毕竟上次她陪表妹去理发时,发型师还说:“阿姨,留这白头发显得老呀。”她回到家,悄悄抹了好多眼泪。真奇怪,同样是白头发,有的人选择藏起来,有的人却敢于展示,难道这背后的自信从何而来?
谈到家底,简直就像是内置的充电宝。
我原以为“坦然变老”全靠心态,后来才发现,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。洪晃的外祖父是章士钊,母亲章含之是位外交官,而她自己则经历过留学和出版杂志之路,交往的朋友里估计都是些“讨论哲学比讨论皱纹更频繁”的人。让我想起了前同事王姐,她在45岁时被裁员,面试时面试官直盯着她的白发问:“能熬夜改方案吗?”结果她在地铁口蹲下哭了,心里暗想早知道就该染黑。你看,家境厚实的人,仿佛自带超长续航的电源,而普通人的“电池”早已被生活榨干,哪还有力气说道:“我不在乎”呢?
洪晃与陈凯歌的过往,让人看到她对“伪装”的反感。
展开剩余68%听说洪晃与陈凯歌在一起时,正是他最不顺利的阶段。有一次,朋友聚会上,有人拍马屁说:“陈导将来肯定能拿奥斯卡。”她立刻反驳说:“先把眼前的剧本弄明白再说。”分手后,她从未说过对方的坏话,只淡淡地表示“道不同,各自珍重”。我想起之前看到的她早年的一次采访,提到她最反感“装腔作势”,就像有些人明明发际线后退了,偏偏还非要梳个二八分,真是累人!这种直爽的性格,可能和她从小见惯了大场面有很大关系——见过真正的佛像,又怎会在意庙里那假的菩萨呢?
我那次“真实实验”的失败,真是让人忍俊不禁。
最近我尝试学她“放飞自我”,整整三天没化妆去菜市场。卖菜的阿姨盯着我看了半天,问道:“姑娘,你是不是失恋了?”就连小区保安也多问了一句:“需要帮忙吗?”原本我想强撑着说:“我这是自然美!”结果到第四天还是偷偷抹了口红——你瞧,普通人想要“真实”,就像不戴游泳圈想游过护城河,心里别提多慌了。后来看到她在博客上说:“有人骂我丑,但总比装得美得让人看了想吐强。”突然让我想起楼下张大爷的话:“别人说的‘顺其自然’,其实就是别和自己较劲。”这一点似乎还真有点道理。
给那些纠结不已的朋友们一句悄悄话:
其实,洪晃的白发和我们用的遮白喷雾,本质上都是为了让自己感到舒适。如果你觉得染个栗棕色能让你开心三天,那就去染;如果你觉得白头发扎小辫子特有个性,那就留着。就像我那个信佛的舅妈说的:“庙里的菩萨有金装的,也有木雕的,难道不都一样受人敬吗?”在纠结的时候,问问自己:这一根白发,真的比现在的奶茶还重要吗?
发布于:江西省汇富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